close

手足爭吵

媽媽問我:

「哥哥跟妹妹常因玩玩具而吵架,妹妹要跟哥哥一起玩,但被哥哥拒絕,妹妹便搶走哥哥玩具,哥哥大怒之下不是找大人告狀就是反擊,最後兩個人都被我罰站。我覺得兩個人都有錯,到底該不該用連坐法?」

 

先來思考一下連坐法可能導致的後果。

無論是哪個孩子來告狀,大人都採用連坐法來處理,孩子自然學習到「告訴大人就會被處罰,所以下次不要說跟大人說!」。至於孩子會用什麼方式處理問題,大人無從得知,也斷了與孩子的溝通之路。

 

第二個值得思考的點是,罰站跟孩子的錯誤行為並沒有關聯,孩子罰站完後並未學習到正確的行為模式,下回依舊會用錯誤行為而產生同樣的紛爭。如此的處罰未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所以,手足爭吵時該如何處罰?

這個問題應該換個角度切入:【手足爭吵時,我希望孩子學習的是?】

 

以上面的例子,妹妹有提出一起玩的請求但被拒絕,可以想見她當下必定很生氣,因此採取直接搶走玩具的錯誤行為。家長可以這麼做:

1.教育妹妹。

哥哥現在想自己玩玩具,妳可以問哥哥「要玩多久才能換我玩?」,等他玩好就換妳玩!來,妳練習說一次!

2.教育哥哥。

妹妹要練習尊重你想自己玩,你也要尊重她很想玩這個玩具,請你告訴她再等幾分鐘就輪到她玩,三分鐘還是五分鐘呢?

3.陪伴孩子練習。

由於哥哥及妹妹的大腦沒有內建這種行為模式,家長必須協助將良好的行為植入孩子的大腦,而植入的方法只有一個:重複演練。大人用計時器或時鐘陪孩子練習等待及輪流,若孩子有情緒時進行引導,並確認雙方都練習上述的對話,才能幫助孩子的大腦學習正確的行為模式。

 

處罰是消極的停止行為,積極的演練正向行為才是幼腦需要的教育方法。

無論是孩子的情緒爆走或者手足爭吵,大人別忘了時常問自己這個問題:【我希望孩子學習到?】

利用如此的思考過程幫助自己找到合適的教養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徐老師 的頭像
    徐老師

    徐老師的男宿育兒日記-育兒諮詢、教養諮詢、親職講座

    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