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到她是剛開學的幼兒園教室,兩位老師帶領二十幾位1-5歲的孩子筋疲力竭,而一歲半的她坐在老師的懷裡哭了好久好久。

21586977_1668667656484834_6024315641020023240_o.jpg

第二次見到她,她離開老師的懷抱、一個人站在教室最後方、眼睛注視著團體,在一旁的我可以感受到她的緊張不安,但這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才能做到的啊!

我試著給她一兩次鼓勵性的眼神交會,不到一秒的時間我就轉頭看著團體進行。她並不排斥我的目光,過了一會兒我舉起手輕摸幾下她的背部,試著安撫這勇敢的小身軀,慢慢地她的臉部表情柔和了些。我把小椅子拉到她和我中間,拍拍椅面邀請她坐下來,她想了一會兒也就慢慢坐下來。

接下來是戶外活動課,她看著全班大孩子們排隊準備出發,也站起來拉著我的手往外面移動,就這樣我牽著她跟著孩子們一起動一動。

兩小時的服務時間即將結束,我也起身準備離開,她這才發現我並不會一直陪著她,隨即崩潰大哭就如同我第一天看到她那般。

==========================

五歲的他第一次上我的課是緊張多於興奮,堅持媽媽要一起進教室。起初每做個新動作便會轉頭跟媽媽分享,後來他發現我並未放太多「關注」在他身上,他能更自在觀察同學與我的互動。

而我,雖然不會把焦點放在他身上,但我的「餘光」靈敏偵測他的動作或反應,當他表現好時我會給他一個微笑和手勢;當他表現不如自己預期擔心別人嘲笑,我詢問他的狀況確認沒事後就繼續進行下面活動。在這樣的「他主導我配合」的互動模式下,他慢慢展現出自己原本的模樣,媽媽也就自然退出教室。

==========================

從前在健保體制下的我,每週半小時的課程中為了讓孩子有「進步」,急著用各種訓練方法使孩子表現得更好,讓家長放心、自己安心。但孩子們的心呢?他們準備好了嗎?

現在,我學會了慢下來、接收孩子們的各種訊息、嘗試和孩子接上線、給予合適的回饋,卻發現孩子身邊的大人們太急了:急著要孩子跟上、急著要孩子反應、急著要孩子學習。孩子們(尤其是較內向類型)只會更慌、更怕、更畏縮。

--------------------------

大人們

你曾經蹲下來看看孩子內心的模樣嗎?

你是否在孩子需要時候停下來等待他?

你願意成為讀懂孩子訊息的重要他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教養 理解
    全站熱搜

    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