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的魔法毛靴是閣林出版的世界名家創意繪本之一
很榮幸地能參與專家推薦導讀
這也才知道原來除了繪本 隨書還有附贈一片精心錄製的CD
原來繪本的背後需要這麼多人的心血才能讓繪本呈現在孩子面前
真讓我感謝台灣的出版社啊!
-----------------------------------------------------------------------------------
奇諾與奶奶住在北極
生活很辛苦卻也很幸福
有一天奇諾幫助了一隻小北極熊
結果得到了一雙神奇毛靴
以下是我為"北極熊送的魔法毛靴"所寫的導讀: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某天上課中,欣欣與小美在玩釣魚請小動物吃的遊戲,兩人花了好大一番功夫好不容易釣起來的小魚,卻因為釣竿不小心碰撞而使小美的小魚掉下來,小美看見欣欣的小魚還掛在釣竿上便伸手去拿,欣欣眼看自己的小魚被搶走,一時之間還想不出作何反應,便一掌往小美的臉上打過去…所幸我的大手及時阻止衝突發生,兩人才又開心地手牽手一起下課。
課後與家長的討論回饋時間,我向欣欣媽媽描述剛才上課時發生的事情,媽媽除了對小美感到愧疚,更無法理解平時個性溫和的欣欣為何會做出如此舉動。我問媽媽最近這幾周欣欣是否有跟不同的朋友一起玩,媽媽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陣子媽媽的姊姊常帶自己的兒子到欣欣家玩,年齡相差不到三個月的兩人自然玩得起勁,只是表哥的口語表達似乎沒有欣欣流暢,因此當欣欣與表哥都想拿同一個玩具時,人高馬大的表哥會出現推人或打人的行為。
媽媽萬萬沒想到欣欣與表哥相處才幾天的時間,就學會這個不好的舉動。我安慰著沮喪的媽媽並說明,欣欣的模仿行為是大腦正常的學習機制,況且兩歲的孩子還無法分辨與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我建議媽媽把握表哥來家裡玩的時間,引導欣欣和表哥進行「輪流」、「分享」等我們在課程中經常練習的互動技巧,當表哥與欣欣出現爭執時,媽媽在一旁作及時的情緒支持與教導合適的解決方法。好在欣欣之後便不再出現打人行為,媽媽也才鬆了一口氣。
大腦中有一群「鏡像神經元」讓人類從嬰兒時期開始便透過「模仿」來學習與外界互動,所以我們常說孩子就像一塊吸水力超強的海綿,也像一張白紙,所見所聞都是孩子的模仿對象。但是家長往往過於注重孩子所處的環境與同儕,卻忽略了自己的「身教」對於孩子的直接影響。假使爸爸媽媽對於孩子總是大聲斥責、打罵式的權威管教,孩子在群體中自然就像一隻小噴火龍;倘若父母的待人處事是溫暖、包容、富有愛心,孩子耳濡目染之下便自然地內化成自己的行為模式。就像「」中的奶奶心疼奇諾的辛苦,總是把奇諾擁在懷裡幫他取暖,身子跟心裡同樣暖活的奇諾很自然地用奶奶對待他的方式對待在暴風雪中偶遇的小熊。想必奇諾一定很能體會小熊孤單在這寒冷的雪地裡受凍的感受,於是不假思索地用他會的方式給小熊溫暖,如此對於他人的處境能感同身受、進而貢獻自己的心力去照顧他人,不就是現代父母最希望孩子具備的「同理心」嗎?從兒童發展角度來看,四歲的孩子開始能體會別人的感受,是同理心的萌發時期。爸爸媽媽在陪同寶貝念這本「北極熊送的魔法毛靴」時,可以試著引導孩子去體認奇諾的愛心與同理心,最重要的是,爸爸媽媽在日常的教養生活中請多些同理孩子的「愛」,能被同理的孩子必定成為富含同理心的貼心小寶貝喔!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