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兒 親師溝通  

 

  小一的Amy在學校跌倒以致臉頰擦傷,老師打算待中午學生放學

後,把所有事情告一段落後再直接打電話給家長。結果家長發現Amy

臉上有傷,立刻打電話給老師,質問老師為何沒有"寫在聯絡簿上"。

家長及老師在電話中無法取得滿意的共識,家長揚言要告到校長室,

而老師也無可奈何。

  某天,班上有位同學遺失許多張辛苦累積而得的集點卡,老師帶

領全班同學努力尋找還是沒結果,Amy突然指著B同學大聲說:應該

是他偷走的!B同學立刻否認,老師也問Amy怎麼知道是B同學

偷的,Amy:"因為有一次B拿了我的集點卡",大家才發現Amy

的集點卡有七十幾張,同學們質問她怎麼累積到這麼多集點卡,

Amy:"有些是媽媽買給我的、有些是哥哥(同校高年級)給我的啊!"

。其他知情的家長都認為應該告訴Amy的爸媽這七十幾張集點卡的

事情,無奈前陣子的跌倒事件讓老師實在不知如何對家長開口,

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學齡兒 親師溝通  

  每回我到各國小幼兒園進行諮詢服務時,看著忙碌的老師從一進

教室就停不下來:處理孩子的告狀、提醒孩子現在該做的事、協助孩

子完成手上工作、備課、上課,即便是小學生的下課時間,依舊有

告狀、搗蛋、孩子情緒或行為的問題、學習問題,不知不覺又要上課

了。我常想,自己當媽媽的人總是覺得搞定自己小孩很辛苦,孩子上

學後自己終於可以輕鬆,但老師呢?老師每天可要處理這二十多個孩

子的各種狀況,還要按照學校的教學進度、灌輸各式各樣的知識給

每個小腦袋,有些小腦袋還不是這麼好吸收呢!這負荷可不單單只是

我們做家長的二十多倍辛苦吧!每次想到這,我只想跑過去給老師

一個抱抱與加油打氣,老師真的辛苦了!

 

  換個角度思考便很容易能體會老師不是千里眼順風耳、更沒有

三頭六臂,所以同理老師是親師溝通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1. 冷靜傾聽、收集訊息

無論孩子在學校發生什麼事,家長切忌情緒失控立刻找老師理論,

也應避免用封閉式問句如"是不是有人欺負你",或直接批評他人,

如此只會讓孩子更加緊張不安。較好的做法是大人保持冷靜態度、

多用開放式問句例如"發生什麼事/別人做了什麼/你的反應是什麼",

鼓勵孩子盡量描述來收集更多的訊息,以利後續與老師討論。

 

2. 書面亦可、當面為佳

現在除了聯絡簿可以做為親師溝通的工具,Line群組更是方便

的方式,但這兩者較適合做為聯絡一般事項。若想與老師進一步

討論孩子的在校狀況,與老師預約見面會談的時間是比較恰當

的做法,俗話說見面三分情,面對面的溝通才能避免不必要的

誤會、確保溝通的順利。

 

3. 同理老師、表達關心

無論家長的溝通用意為何,先表達一下對老師的關懷吧!

"老師最近好嗎?辛苦你了!"

這簡單的問候語可具有同理老師辛勞、降低老師的恐懼與

防衛的作用。

 

4. 陳述"事件"、聆聽意見

客觀描述家長所遇到的狀況或問題,聆聽老師的處理方法與想法,

孩子在家裡與在學校通常有不一樣的行為表現,多聽聽老師在學校

所觀察到的訊息,有助於家長更全方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老師,最近我家格格常跟我說他不喜歡上數學課,不曉得老師有

沒有觀察到什麼狀況?"。

 

5. 表達"想法"、尋求"合作"

聽完老師的處理方式及看法之後,若仍有疑慮或不同想法,家長

此時可心平氣和地描述自己的意見,但目的在於

讓老師知道家長的期待、最終取得共識與合作方式

因此切忌有情緒性的表達或人身攻擊。

 

6. 再次感謝、保持聯繫

不管這一次的溝通結果是否有達到自己的理想,別忘了感謝老師

撥出時間來討論,也感謝老師平時的照顧與指導,更可趁此時候

約定下回的討論時機或方式,隨時保持良好的溝通方式才能營造

對孩子最好的學習成長環境。

此外,別老是等到發生事情才出現在老師面前,偶爾分享一些

好料或自己做的餅乾麵包等給老師,把老師當作好朋友對待,

親師溝通必定更順暢。

 

學齡兒 親師溝通  

  親師溝通就像夫妻相處,新婚蜜月期如同新學期開始,

老師及家長相敬如賓;婚姻生活(學校生活)久了,

難免有磨擦口角(小孩受傷、學習出問題等),

唯有持續的溝通磨合才能找到最適合彼此的互動方式,

畢竟老師就像孩子的第二個媽媽,多一個關懷照顧疼愛

孩子的人就是孩子的福氣,希望大家都能與孩子的老師

建立良好的親師溝通!

學齡兒 親師溝通  

 

 

延伸閱讀

品格教育從家做起

 

該禁止男孩玩刀槍玩具嗎?

 

 

arrow
arrow

    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